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食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3月2日,“食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四川旅游学院召开。
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食学论坛理事长、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先生,以及“东方美食成都寻味团”80余位餐饮行业大咖、多位元老级川菜大师、成都各区餐饮(美食)协会会长、成都多家知名餐饮及食品供应链企业代表到校参会。会议由烹饪学院李想院长主持。


会上,刘广伟先生以“食学与中餐”为题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将食学与中餐的概念进行详细地拆解与分析。从食学导论、食材分类、加工工艺、产品特征、产品体系、吃事特征、标准体系和品牌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大家分享了食学体系与中餐体系的研究成果。


“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中国餐饮文化源远流长,承袭至今不单单是为了生存果腹充饥,而是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博大精深的深厚积淀。食学是研究人与食物之间关系以及规律的知识体系,食学研究的推进,有利于研究解决人类食事问题,揭示人类食事规律。

刘广伟先生讲述食学3-13-36体系


中餐是以中国传统烹饪、发酵、碎解技艺制作食物和箸食的整体范式。刘广伟先生认为,只有全面认知中餐客体,揭示中餐客体内在规律,建构起完整的中餐理论体系,才能彰显出中餐的巨大价值,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餐。

中餐的定义、特征与价值


会议中,刘广伟先生进一步提出建构中餐整体知识体系需要更多维度的认知,从中餐特征、中餐价值、中餐贡献、中餐吃法、中餐吃疗、中餐审美、中餐标准、中餐品牌、中餐编码等维度出发,为“中餐是科学、是艺术”的论断确立理论基础,给“中餐是第一国粹、是国家名片”这样的赞誉找到坚实的根基,将中餐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刘广伟先生作为食学学科体系奠基人,致力于推动全国食学研究与发展。四川旅游学院烹饪学院聘请刘广伟先生为客座教授,以促进食学教育研究发展。刘广伟先生为四川旅游学院图书馆授予“食学研究基地”牌匾,并向四川旅游学院赠送《食学》、《食学名词》、《食事求是》、《食学问题概论》、《中餐概论》等著作,期待学院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推动中餐走向世界。

刘广伟先生为食学研究基地授牌


刘广伟先生为四川旅游学院赠送食学相关著作

川菜作为中餐瑰丽,历史源远流长。关于川菜的历史资料多以菜谱为主,关于川菜技艺、川菜历史的资料却如凤毛麟角,这更加说明了对川菜历史收集的重要性。

中国烹饪大师、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餐饮旅游组副组长、东方美食驻四川办事处主任、烹饪学院陈实教授对正在开展的“川菜口述史”课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川菜口述史”就是抢救性发掘、整理、记录川菜发展过程中的精彩故事,是川菜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陈实教授收集各类文献资料,致力于讲好川菜故事,为川菜传承发展作出贡献。

陈实教授在分享“川菜口述史”


四川旅游学院是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单位、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85年5月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烹饪学院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师资最强的学院之一,近年来学院常常被业界认为是“烹饪中的清华”。四川旅游学院在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和较强影响力,为四川省川菜产业以及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本次会议为烹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一流课程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如今“一带一路”建设更是为中国餐饮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更多机遇。中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餐是中华文化和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中餐是一个非常优秀国家品牌。中餐要更好地走向世界,就必须加强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烹饪学院作为国内知名烹饪与营养教育人才基地,更要践行精专创新、坚毅笃行的旅院精神,为中餐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