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东帝汶:小岛国也有中餐馆

东帝汶,一个人口不足100万的小岛国。2002年正式独立,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也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这里终年炎热,疟疾和登革热肆虐,自独立后多次发生大规模暴乱,但依然有不少勇敢的中国人来这里,他们有的是来实现发财梦,有的是来帮东帝汶搞基础设施建设。 

他们在东帝汶有怎样的酸甜苦辣?

 记者来到东帝汶首都帝力,出了机场,乘朋友的车前往酒店,进入市区,马路坑坑洼洼、房子破破烂烂,一辆又一辆带有联合国标志的车从我们旁边驶过,提醒我们这是一个备受联合国关注的地方。记者下榻在中国人开的“福来酒店”,说是酒店,其实按国内标准也就是个旅舍,在东帝汶可不能拿国内标准来衡量。酒店经理陈兰在这里已经工作5年多了。酒店还有两个从国内来的年轻女孩在前台做服务员,另有两名从中国来的厨师。

酒店的生意非常好,而且大部分房间被联合国驻东帝汶综合特派团的雇员长期租下。在记者住的房间斜对面,还住着东帝汶发展部长席尔瓦。

虽然现在看起来酒店生意红红火火,但背后的艰辛和风险是巨大的。东帝汶局势动荡,自从陈兰来这里做经理以来,东帝汶已经先后发生了大大小小几十次骚乱。酒店的四名保安还算尽心尽力,在几次大的骚乱期间,堵住了企图前来偷抢的暴徒。但有一次骚乱中,某个政党的人破门而入,说是要在酒店里开会,给酒店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记者问陈兰: “在这么动荡的国家经营酒店不害怕吗?”陈兰笑笑:“说实话,谁都不愿意经历骚乱。不过,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联合国的雇员,上一次局势稳定了,联合国雇员撤走不少,结果帝力的几家酒店一下就没客人了,有几家都不得不关门。”陈兰考虑等东帝汶局势稳定下来,就增加旅游项目。东帝汶的旅游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福来酒店”最早的老板是谢薛山。1999年,印尼同意东帝汶独立之后不久,谢薛山是第一批来东帝汶考察商机的中国人,当时跟他一起来的同行们看到这里那么落后和动荡,第二天就都走了,只有他留了下来。因为谢薛山认定,这里一穷二白正是他这样的中小投资者发展事业的好机会。当年,联合国决定成立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很快,谢薛山就拿到了联合国价值60万美元的合同,翻新帝力市此前在骚乱中毁坏的办公楼。

合同拿到了,却没有工人。谢薛山找到了一个缅甸的工头,让他带了57个缅甸工人来干活。但是,还有一个难题。因为东帝汶政府所有的档案都已经在骚乱中被烧光了,没有任何图纸。谢薛山只能带着这些缅甸工人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地丈量尺寸。吃了很多辛苦,终于按期完成了工程。

不仅如此,他还同时建了一个餐馆。餐馆一开业就迎来了大批客人,大量联合国雇员都来这里吃饭。当时在这家餐馆吃一个炒饭要5美元,一个炒青菜也要5美元,生意好得不得了。

来源:百度

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互动留言!!!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