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戴书经:海鲜菜领军人物

戴书经,1949年10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国烹饪大师,十大“中华名厨”之一,国家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评委,世厨联国际评委,全国第三、第四、第五届烹饪技术比赛评委,中国烹饪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大连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曾任大连海味馆总经理,大连渤海明珠大酒店副总经理,现任大连浪琴酒楼董事长。

 2006年10月的一天,是戴书经大师非常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的徒弟们和社会各界友人欢聚一堂,为他庆祝57周岁生日并祝贺他前不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授予“中华名厨”光荣称号。这也是我国官方首次对十位在全国餐饮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厨师给予的认定。“中华名厨”是大师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他驰骋厨坛四十余载的一个里程碑。荣誉凝聚着大师的追求、大师的执著以及大师的硕果累累……

1965年,国家主张培养一批优秀的厨师人才到国外大使馆工作,正上初一的戴书经因背景单纯、外表清俊而被选中。从此,戴书经的人生戏剧般地与“厨师”二字结缘。眼见手里的课本变成了大勺和菜刀,三尺讲台上的老师变成了灶台前的大师傅,本不愿意离开教室的戴书经心里挺不是滋味。

中专毕业之后,戴书经跟随东北四大名厨之一的于国桢拜师学艺,来到当时大连最好的饭店——大连海味馆工作。因为心里还惦记着学校里的课堂,戴书经变得少言寡语,只是默默地学习。这种说得少,干得多的性格反倒引起了于国祯老师的青睐,成为了师傅的重点培养对象。

 

慢慢地,戴书经对厨师这一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干一行就爱一行”成为了他的职业信条,并为他在这个行业今后发展取得造诣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由于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吃苦耐劳,许多师傅都很喜欢他,也愿意教他。戴书经很快得到了师傅们的真传,厨艺不断提高。

1973年,戴书经被提升为厨师长,重担落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上。这也成为了推动他不断向前的源源动力,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每天,他第一个来到厨房,最晚一个回去。一天工作下来,整件工作服甚至会被汗水浸透。机敏好学.勤奋认真,加上师傅的偏爱指导,戴书经的业务能力提高很快,并在年轻厨师中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佼佼者。他精通鲁菜、辽菜、旁通川菜、粤菜,对大连海鲜菜的烧、扒、爆、炒、蒸、熘、炸、烩尤其精湛。经过多年的刻苦历炼,掌握了一手娴熟的临灶技法和刀工技巧,烹调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1982年起,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技术交流,亲临灶台传授技艺。通过技术交流他打开了眼界,学到全国各地许多好东西,用其来丰富自己,使当时海味馆的菜品在全市始终是有新意的,很受食客的推崇。

 

1984年,他出任大连海味馆总经理,从厨师岗位转入了管理岗位。虽然地位变了,但他没有忘记的老本行,每天到饭口忙的时候,他都习惯换上工作服到厨房炒菜。始终不离开一线的同时,他还学习并掌握了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工作作风,使海味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被辽宁省政府评为“辽宁省文明饭店”、“辽宁省先进集体”、“大连市先进集体”、“大连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大连市物价信得过单位”等。中央、省、市电视台及各大报纸、刊物都从不同角度对大连海味馆进行过专题报道。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深入,全国各个省市举办的厨艺比赛也多了起来。戴书经厚积薄发,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厨艺,几乎问鼎了当时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各大烹饪大赛。

独树一帜  海鲜遨天下

具有“北方明珠”美誉的大连,是一座国际旅游名城,它三面临海,水域辽阔,岛礁参差,海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大连紫鲍、大连海参、大连对虾等为代表的海珍特产更是享誉海内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大连海鲜菜肴发展提供了用之不尽的宝藏。为了不辜负大自然恩赐,戴书经在继承传统烹调技艺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融汇各菜系所长,致力于开拓创新,潜心研究,逐步形成了制作精细、口味清淡、咸鲜脆嫩、明快自然的风格,他的烹饪事业进入了鼎盛时期,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

 

戴派海鲜菜肴系列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1992年的上海,120多名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们角逐首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高手云集,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为弘扬中华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大连海鲜菜肴的独特魅力,把大连海鲜菜肴推向世界,戴书经以“龙”为主题,选用大连特产的鲍鱼、对虾做原料,为两名徒弟设计了“拜龙虾”和“赤龙献花”两款具有海之神韵的特色佳肴。不仅二位弟子双双获得金牌,还从此创下了凡弟子参加比赛均能获得金牌的神话。

时隔一年,1993年的第三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中,他又有5名弟子参加比赛。他一改往届全部选用高档原材料参赛的惯例,根据每个弟子的特点,量体裁衣,大胆吸纳了大连盛产的经济类海鲜。为每位参赛弟子设计了两款海鲜佳肴,并亲自进行指导和训练。从改刀、烹制到最后的出品,从原材料搭配、色彩搭配到营养搭配,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推敲,一丝不苟。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参赛5名弟子不负众望,全部获得金牌,并获得团体第一名。

这一年,大连海味馆常年经营的“红烧海参”、“红扒鱼翅”、“白烧鱼信”等30余种菜肴被辽宁省认定为优质菜品,他创制的海参宴、海鲜宴、燕翅宴等被誉为名宴,国内贸易部评定大连海味馆为“中华老字号”。

他还随中国烹饪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和日本料理调理理事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烹饪技艺世界交流展示会”,进行技术交流。他曾先后到过18个国家和地区讲学,带去了丰富精湛的中国烹饪技术及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为“大连菜”走向世界打开了窗口。

“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1999年是最辉煌的一年,在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上,大连参赛队满载而归,成为获金牌和奖牌最多的代表队。戴书经作为大连参赛队的总设计师,担负着团体展台和个人赛布展、菜品的总设计。

他采用“时尚、营养”的新理念,把大连的活海鲜带到了比赛展示中。在他的精心设计指导下,大连市参赛选手获金牌总数超过全国金牌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其中大连渤海饭店集团独揽12枚金牌、7枚银牌。他的两名弟子进入了全国选手前30名行列,被授予“全国最佳厨师”荣誉称号,这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引起同行业的盛誉与关注。尤其是以“明珠生辉”命名的展台,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国色天香”、“玉扇牡丹”、“桃花乌龙”、名点“龙须奶油卷”、“百仔桃”、“对虾”等,选料考究,做工精细,代表了“大连菜”海鲜菜肴特色,展台因此获得团体赛金牌,大众宴席“农家乐”获得最高奖“优胜杯”奖。

载誉归来,他又同中国台湾餐饮交流协会在大连进行了技术交流,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上的精品展示让台湾同行叹为观止,他设计的宴席菜肴更是深受台湾同行赞誉。这一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中华饮食文化,促进了两岸餐饮界的文化交流。

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五年一次。在第五届、第六届的大赛中,他仍然领衔指导,让徒子徒孙们享受到获奖的喜悦。

浩瀚的大海赋予了戴书经创作的灵感。对高中档名贵海鲜菜肴不断探索的同时,他还悉心琢磨大众化小吃的创新与发展。2000年,他研制的“椒油小扇贝”、“酱烧香螺”、“香炸海鲜串”、“五香黄花鱼”、“海菜盒子”、“玉米裙带包”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

厚德载物  桃李尽满园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戴大师始终对于国桢等前辈敬重有加。平时经常到家里探望,过年过节给师傅拜年更是形成了规矩。言传身教是最好的老师,以德育人,以情动人,戴书经因此而备受徒弟们的敬佩。

他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断追求技艺的精益求精才是一个厨师的本份。

戴大师认为,厨师在学徒阶段就应该培养正确、扎实的基本功,然后要不断地虚心学习,吸收外界营养,不仅仅要掌握厨师的专业技能,更应该广泛了解与行业相关的历史、文化等知识,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触类旁通,做到菜品常出常新。戴大师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早在他学徒时,他的爱学习爱取经就是出了名的,不论是本市的还是全国各地的同行,他都能博取众长,不断完善自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么多年来戴大师一直坚持着,无论怎么变化,怎么忙,他都要抽出时间到世界各地走一走,到全国各地看一看,把新理念、新菜肴、新原料、新器皿、新装饰等带回来,再毫无保留地与徒弟们分享、传授。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不仅浪琴酒楼老主顾们总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师的徒弟们,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得益于师傅的这种与时俱进。

“好心情才能做好菜”,这是戴大师传授给徒弟们的一个秘诀。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倾注于锅碗瓢盆交响乐之中,享受煎炒烹炸的艺术,通过一道道“绿肥红瘦”的美食不断升华自身价值,不亦乐乎。戴大师把自己多年感悟积累的真谛,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弟子们,耳濡目染中打造出“戴派海鲜”的神韵——色香味俱佳,形神兼备。

天道酬勤  美誉享烹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戴大师注重烹饪技艺的提高,更是一个有心人。为了把烹饪技艺传承保留下来,他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积累,于1990年编写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大连海鲜烹制的书籍《海鲜巧作》,公开发行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这一年他还参加了《关东菜肴荟萃》一书编写工作,他创制的“海味宴”被编入《辽宁名宴》。

1992年,社会上掀起“厨师热”,好多人都来学厨师。因为海味馆是名店,因此慕名来学习的人很多。为了不误人子弟,把真实的技艺传授给学员,他编写了《中级厨师培训教材》,这本书以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被大连市劳动局采纳,成为全市培训厨师的统一教材。
2003年,应出版社特约,他撰写了全国第一部海参专著《海参新厨艺》。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传统海参菜与现代时尚海参菜有机的结合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书中许多菜肴都是他苦心独创、精心设计、反复研制所推出的,菜肴口味多样,营养均衡,符合现代人对营养的需求,是海参烹饪技法的拓展和提高,充分展示了他的卓越才华,深受广大从业者的青睐。

他著书立说,在烹调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2005年,又出版了个人专辑《中国烹饪大师作品精粹——戴书经作品专辑》。

1993年,在第三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上担任评委。

1999年,在第四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上担任评委。

2000年,获得“全国十佳烹饪大师”称号。

2001年,任大连渤海明珠大酒店副总经理期间,大连渤海明珠大酒店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餐饮名店”。

2002年,荣获“世界名厨师贡献大奖”,被聘为中国食文化丛书编委。

2002年,被中烹协评为“中国烹饪大师”,同年,经国家劳动部考核,被聘为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

2002年,担任第一届中烹协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在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担任评委。

2003年,荣获辽宁省技术大赛暨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园丁奖”。被大连市人民政府授予“伯乐奖”。

2003年,在华夏文化创作及组织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并产生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聘为世界英才荟萃博览研究院院士。

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授予“中华名厨”荣誉称号。

2006年,担任第二届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8年,被大连商业学校聘为名誉校长。

2008年,担任大连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

2009年,担任辽宁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

事厨近四十多年来,戴大师创立了以大连海鲜为龙头的“戴派海鲜菜肴”,为“大连菜”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大连菜”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来源:百度

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互动留言!!!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