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马云又在餐饮界搞地震,砸了10亿要一年开500家店!


它就是阿里联合一便利店集团,共投资10亿打造的逸刻便利店,已在上海签下20-30家网点,预计一年开500家门店!

每个店约500平,2/3是餐饮区,卖一日5餐,从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到夜宵。

既有现制现售的热食,也有咖啡、奶茶、冰淇淋、烘焙、串串。

还有专门的厨房,菜品是现炒的,用称重模式来计价,3.9元/两。

经过试水1个多月,首店已在上海开业!

这家“餐厅”看起来很不一样,跟随小编一起去实地探店吧!


60%餐饮区+零售=高频刚需

逸刻便利店,主打的概念是,“多业态、多场景、高频次”。

虽然名字叫便利店,实际却是个“披着便利店外衣的餐厅”,因此,它选了最高频的餐饮业态,做1日5餐,卖各种零食饮料,打造高频刚需的场景。

*中间:堂食用餐区+热食区

*左:咖啡店+烘焙区

*右:零食区


中间:堂食用餐区+热食区


虽然店名是便利店,但一进去,你就会忍不住怀疑,这是餐厅吧?因为它的入口处摆了20个座位,是堂食的用餐区,色调以暖黄色为主,2人桌、4人桌可灵活搭配,动线设计合理。



用餐区后面,就是热食区,逸刻便利店打出了“从很早到很晚,都很暖”的标语,也就是说,从早餐到夜宵,都供应热乎乎的饭食。

早餐种类很多,小编数了一下,有20多种sku,除了常规的包子外,还有烧麦、煎饺、锅贴等,1杯豆浆1个包子,6-7元可以完成。

顾客选好菜后,交给工作人员称重

顾客自己用机器自助结账

阿里又玩“+餐饮”,有什么新花样?

从逸刻便利店的门店布局“便利店+餐饮”来看,它功能全面,可满足顾客多种需求,更接地气。

它的首店开在上海大宁中心广场,附近有不少办公室或园区。

而它是由阿里和快客便利店“母公司”百联集团一起创办的,前者出资4.3亿元,占股43%,后者出资5.7亿元,占股达57%为控股股东。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阿里的这次“+餐饮”,又有什么新花样?


定位,全时段经营的餐厅模式

有人说,7-11是披着快餐店外衣的便利店,因为它的食品销售收入占60%。

那么,逸刻便利店就更趋向于真正的餐饮店了,它更像一个超级便利的餐饮店!

它的餐饮区就占了2/3的空间,还有堂食区,因为便利店的优势,做1日5餐,从早餐、午餐、晚餐、下午茶到夜宵。

除此之外,在业态上,不仅仅有快餐店,还有咖啡店、烘焙店、串串,几乎涵盖了白领在吃上的所有场景。

逸刻便利店希望打造这样一个场景,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压力山大的上班族来到店里,点一杯咖啡、一份餐食,或者打包一些食品带回家吃。”

它的多场景、多业态,造就了高频次。


坚持现炒

不同于7-11等便利店的快餐便当,是由中央厨房统一生产的;

也不同于很多快餐店的快餐,是直接撕了料理包后加热的;

逸刻便利店有专门的厨房,它的快餐是由厨房现炒出来的,有锅气、有温度,更符合中国人的胃!


定价,食堂称重模式,3.9元/两

团餐模式,一般是2个菜15元,3个菜18元的模式。

也就是说,顾客看着一大堆热情腾腾的菜,却只能“忍痛割爱”,只能选1-3种自己特别喜欢的菜。

但很多顾客,特别是女性顾客,每个菜都想尝一下,怎么办呢?

逸刻便利店这就使用了食堂称重的模式,顾客每个菜都可以尝一点儿,最后按重量计价即可。

80%的菜品都是荤菜,还有3款素菜,分别是菠菜、花菜、秋葵,荤素菜全是3.9元/两。


融合“餐饮+零售+外卖”多业态,提高消费频次

除了“餐饮+零售”,还要“+外卖”。

作为顾客,到饭点儿了,饿了,想点餐,还想选点儿特色的零食、饮料,咋办?

难道要在外卖平台上下2次单?付2次配送费?

没关系,去逸刻APP或者淘鲜达下个单,十几分钟后,热乎乎的餐食,和丰富的啤酒瓜子就到门口了。
除此之外,顾客还可以买些现烤的面包、现制的咖啡奶茶、现做的串串。

因此,提高顾客消费频次和客单。


分仓模式,1个中心店托N个卫星店

逸刻便利店,有2种店型,一种是首店这样的中心店,面积在300-500平;一种是卫星店,面积在100平左右。

中心店的仓储面积较大,因此可以采用一拖N的模式,向卫星店配送商品。

这样,围绕着一个中心店,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开几家卫星店,节省仓储和配送成本。

小结:

边界,正在被打破;而融合,正在进行时!

近两年,以阿里为代表的零售巨头们,在不遗余力地尝试“便利店+餐饮”,先是盒马鲜生,接着是盒马F2、盒小马、筷马热食,再到现在的逸刻便利店。

而且,阿里在“+餐饮”的尝试上,好像已经慢慢摸索出了一些门道,对于我们餐饮人来说是压力,但也是动力,要持续地去创新,不能掉队!

(本文作者焦逸梦,微信wisdom2015jiaojiao,如对文章有探讨,请加微信。)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