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胡丽妹:当代烹饪女状元

就算是现在这个年代,女厨师在厨师这个群体里所占的比例也很小,何况是在几十年前,并且成为为数不多的,能担得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的女厨之一。


烹饪女状元
胡丽妹,1960年被选拔为新中国第一批女厨师,师从京帮大师王殿臣、王懿臣、王宜新,多次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等前国家领导人以及里根、萨马兰奇等外宾制作国宴,2002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烹饪大师,著有《现代家政》、《京帮菜150款》,并参与编著《上海国宾菜》,现任上海市虹桥宾馆行政总厨顾问。
和胡丽妹的采访约在了马勒别墅,她穿着一身素雅的衣裙,左手手腕上一支精致的女士腕表,右手则是一枚碧玉的镯子,和项链、戒指一起彰显她对生活的要求,不得不感叹上海女人无时不刻的精致。
象形菜——天鹅戏水
胡丽妹以前没事就思考着能不能将菜肴做出一些新的花样,她最喜欢和擅长的还是用食物创造各种动物形象,比如说天鹅戏水。

先做鱼丸,鱼丸一定要够细腻,然后将猪油抹在鱼丸上,胡萝卜削好做天鹅的脖子和嘴巴,用芝麻做天鹅的眼睛,再用胡萝卜雕花做天鹅的翅膀,放入冷汤中,让温度一点点上升,猪油一点点融化,鱼丸能一直漂浮在汤上,造型不会被破坏。「这些都是考验想象力的,我的家里现在都还有一些象形的菜,有需要的时候我可以拿出来直接用」。

手艺要传承
胡丽妹希望自己这一门好手艺能够有人来继承,于是她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刘洪。刘洪年少时最为喜欢的是美术,胡丽妹并没有急于将自己的儿子扔进后厨房,而是从他的兴趣着手,让刘洪学着裱花,做蛋糕,一点一点培养他对美食的乐趣,现在刘洪是马勒别墅的行政总厨。

胡丽妹(左)与儿子刘洪(右)
采访过程中,胡丽妹反复强调,「如果没有人继承我的手艺,那不就太浪费了」。当问及她是否会培养自己的孙儿当主厨时,她笑着说,「这就要看我儿子的意愿了」。
除了培养儿子承袭自己的手艺,胡丽妹也用纸笔将自己一生的技艺书写,集结成书出版发行。
为什么没有学上海菜而是学习的京帮菜?
当时进入国际饭店,师傅教授的就是京帮菜。
你怎么看待大师的称号?
做大师,先要把人做好,其次是手艺,大师不能只是名义上的,手艺一定要过硬,这样才能被认可。
你觉得你能成为中国烹饪大师的原因是什么?
耐心,不怕麻烦,勤快。在师父来之前到达厨房间,在师父离开厨房间后再离开。
您觉得您的儿子传承了您的几分手艺
他已经超过我啦。

现在在家一般会做什么?
带带小重孙,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现在是五世同堂。(说完这句话胡丽妹豪爽又幸福的笑开了花)
您平时是比较注意生活品质吗?
年纪再大,人也不能邋遢,干干净净看着精神多好

胡丽妹,女,1941年生,上海人,国宝级烹饪大师,当代京帮菜宗师,首位烹坛女状元,[1]  新中国第一代女厨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中国烹饪大师,上海市三八红旗手,1960年被选拔为新中国第一批女厨师,进入国际饭店学徒,上海市旅游委员会培训中心专家委员,多次为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等前国家领导人以及里根、萨马兰奇等外宾制作国宴,原上海市国际饭店行政总厨,现任上海市虹桥宾馆行政总厨顾问。

精通京帮菜、国宴的烹调,博采众长,善于创新精品,代表菜品有糟熘鱼片、黄焖扒翅、高汤燕菜、葱烤刺参、梅花鹿全宴、糁等。

职业生涯
1960年胡丽妹被安排到国际饭店学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女厨队伍,师从京帮大师王殿臣、王懿臣、王宜新。
1961年随师傅进京为7000人国宴当厨。1963年学徒期满后留任上海国际饭店。
1979年升做国际饭店厨师长,1980年正式出任国际饭店总厨。
1985年在西郊宾馆为邓小平同志烹饪过佳肴。还为历任上海市市长朱鎔基、江泽民等领导人执厨。
2000年应邀前往日本福冈皇家饭店表演药膳厨艺,引起轰动。
2002年被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国烹饪大师称号。同年参加大陆、香港、台湾厨艺交流大会,厨艺表演,好评如潮。
2011年12月被选入《国家名厨》(第一卷)。
胡丽妹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连续10年被锦江集团评为先进个人和饭店先进工作者。
五十余年的厨艺生涯,为京帮菜的传承与创新作出重大贡献,为上海烹饪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厨师人才,著有《现代家政》、《京帮菜150款》,并参与编著《上海国宾菜》,是目前中国为数很少的女性烹饪大师。

来源:百度


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互动留言!!!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