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从食安到食学”,是时候认真的对待食事了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和部分专家齐聚2019“两会议食厅”(本图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微信公众号)

新时代背景下,科学监管食品安全的水平将实现高台阶跨越。与层出不穷新技术、新业态高速发展相呼应的,是各类食品安全新问题层出不穷。《食学》一书的出现,使得这些问题的解决看到了曙光。

食学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食事问题而产生的,食事问题是食学研究的真正起点,食学的任务就是解决食事的问题,涵盖人类所有的食事问题,既包括老问题和新问题,又包括局部的问题和全局的问题,还包括近期的问题和长远的问题。

食事发展滞后影响国民健康

食品制造业不仅关乎经济社会发展,还关乎国民健康水平,应逐步淘汰垃圾食品,发展健康食品,改善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加快高质量发展。

食学学科体系奠基人、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先生所著《食学》一书中认为人类食事问题的实质就是食事矛盾,谁发现了矛盾,谁就发现了问题。当今诸多食事问题均是由不当的食为带来的,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食为是因,食事问题是果。

       刘广伟先生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两方面分析了食事问题。

空间食事问题体系

      从空间角度上看,他认为食物问题分为食物的生产问题、食物的利用问题、食为的秩序问题。生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数量、质量2个方面;利用问题主要体现在食病广泛存在、食用方法不当,寿期不充分3个方面;秩序问题主要体现在因食物引发的争端与冲突不断、人口数量暴增等方面。

      从时间角度上看,以20世纪元年为节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食事问题属于“食事老问题”;第二个阶段的食事问题属于“食物新问题”。这样的区分,有利于我们看清食事问题的复杂性,有利于看清解决食事问题的艰巨性。

食学与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刘广伟先生新著《食学》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食学与每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健康与食紧密相关,这不仅因为食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条件,也因为对食物和进食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指标,影响寿期。有人会问了,食对于健康寿期有那么重要吗?首先说明的是这里的“食”,不仅是指食物,还指进食方法,简称食法。让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众所周知,长寿需要两个方面的支撑:生存要素和健康要素。

         生存要素有3项:空气、饮食和温度,缺少它们生命便无法延续;健康要素有6项:食法、基因、运动、环境、心态和医疗。缺少它们,生命可以短期延续,但不会有身心健康。在生存三要素中,食物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健康六要素中,不仅包括科学的食用方法,医疗有一半也是依靠食物(本草、合成食物)。由此可见,食物与食法对于人类长寿的重要性。

        食学,作为21世纪的学科,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在此之前,没有一门学科能够涵盖人类的全部食事认知。食学不是食物学,不是吃学,也不是食文化学。刘广伟先生认为:“食学是研究人类食为的学科”。

        本书不仅是食业工作者的学习参考书,更是广大民众养生保健的生活指南书。刘广伟先生认为:“食学可以使您的寿命延长,食学可以使我们的种群延续,请您快快大胆地去拥抱它吧。”

专业词汇解释

食学:食学是一门研究人与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研究解决人类食事问题的学科,是研究人类食事认识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食为规律的学科

食事:是指人类的食行为及其结果

食行为:人类所有的食事行为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