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海底捞上市看点:市值一度破千亿港元 借力资本继续扩大门店

昨天上午9:30,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开盘涨5.62%,每股报18.8港元。这个年轻而庞大的公司,只用了24年时间实现上市并估值达120亿,在业内也是神话般的存在。

海底捞起源


在上市仪式上举起香槟的不只西装革履的高层管理者,还有从福州、上海等各个门店赶到香港共赴盛宴的服务员、领班代表,正是这些人,扶持着海底捞从24年前的四川省简阳县,一步一步走到了香港交易所。

1994年这个品牌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县城创立,那时23岁的老板张勇,为了小店使大家记住,就起名叫海底捞,源自四川麻将术语中的“海底捞月”,意思是自摸最后一张牌。

 

因为经验少,所以菜品上还是差些,为了留住客人,张勇就每天笑脸相迎。微笑服务,客人即使对菜品不太满意,但看到店员的态度亲和,手脚勤快,也会留下很好的印象,在那个时候,大多餐厅的菜品都是半斤八两,人们也只是图吃好吃饱。

 

但海底捞的服务却超前的给了用餐客人的美好体验,进一步的加深客人对店铺的印象。


抓住机遇,迅速扩张

  

2015年还只有146家门店的海底捞,在此后三年内,新增了195家,截至今年6月,在全球范围内有341家门店,到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拥有362家餐厅。增速也越来越高,去年整年新增了98家门店,而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71家。

直至今日,中国的任何一家海底捞在饭店时仍然大排长队。虽然高速扩张当中也遇到了一些危机——2017年8月,媒体曝光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和太阳宫店后厨脏乱的问题,这几乎是海底捞诞生以来最大的公众危机——海底捞成为了中国餐饮行业之中,火锅这一细分领域目前难以被任何人超越的品牌。



火锅市场在国内的情况

 

在国内餐饮市场,火锅品类已经到了即将饱和的状态。以下是美团点评公布的分析数据。

  

北派火锅除了很多人熟知的“涮羊肉”,还有“西北羊肉火锅”、“羊汤火锅”等,以“铜锅”、“炭火”为精髓。

从研究报告中,我们发现,火锅细分趋势明显,在火锅天然巨大的细分品类中,一些广谱的、能够跨地域横向复制的细分品类表现越来越抢眼。

  

全国火锅店数量在2017年稳定维持在30万左右,二、三季度略低于一四季度;2018年前两季度全国火锅店数量持续增长,2018年第二节度达到近40万。

值得欣喜的是,全国新开火锅店持续增长,2018年关店数显著低于2017年各季度。随着关店数减少和开店数增加,整个火锅行业市场规模逐渐增大。这也就预示着未来火锅市场的竞争压力山大。



布局海外市场

 

近年来中式餐饮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火锅也是中餐的代表类型,海底捞在2012年就开始海外布局,探索海外市场。在取得宝贵经验之后,遍逐渐加快了在海外布局的脚步,同时也力求稳健。

“人类已经不能阻止海底捞了”,这是人们评论海底捞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指的是它在服务上达到了其他企业难以超越的程度。高速扩张带来了营收的增长。2018 年上半年,海底捞营收73.43亿人民币,同比增加54.4%;净利润 6.47 亿元,同比增 17%。



此次,在餐饮行业大洗牌的关键时刻,上市港股,保证大船平稳的同时,也增加了航行的速度,海底捞的未来令人期待。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