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增粉儿好方法,赶快码起来

粉蒸这是通过旺火足气和长时间的加热,使调料充分浸透原料并使原料软烂。通常的蒸法会使汤汁增多,原料鲜味趋薄,而拌入米粉一同蒸,米粉就吸收了大部分汤汁,弥补了这一缺点,使原料在软烂的同时,形成原料自身鲜味和调料滋味一体化的醇厚风味。所以,粉蒸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烹调技法。
综合比较,粉蒸有两大优势:一是吸油腻,它与脂肪丰富的肉类原料配合蒸制减轻了油腻,既保持了肉质鲜香不腻,又增加了味的融合,使淡而无味的米粉也变为美味,故有“米粉蒸肉,粉比肉香”之说,但如果用脂肪较少的牛羊肉、猪排骨以及鱼、虾等,则要在味汁中适当加些植物油,以弥补主料脂肪的不足,防止菜肴发干,保证油润适口;二是保水分,如果与含水量大的蔬菜类原料配合蒸制,米粉会吸收蔬菜受热溢出的水分,从而保持了蔬菜固有的清、鲜、香,也增加了菜肴的糍糯性,使蔬菜更加可口。但是在米粉与蔬菜配合时,最好在调味汁中再拌和一些熟猪油,则香气更浓,效果更好。

 
工艺流程  原料初加工→拍粉→蒸制
技术要点
粉蒸菜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5个关键:
1.火候适当,蒸制时间正确。粉蒸火候主要是旺火、沸水、足气,要根据原料质地老嫩,控制好蒸制的时间。
2.米粉量比例适当。一般来说,米粉占主料比例的10%-20%为好,即主料500克加米粉50克-100克。
3.汤水适当。调味汁中所加汤水适当,主要是要求干稀适度,不能过稠或过稀,以既能润湿主料,又不流出卤汁为准。蒸后应以不发干、不太散、糍糯润口为好。
4.味汁、米粉、主料搅拌要匀。以每块片、条主料都能均匀沾上米粉粒为准,搅拌后的腌渍时间,大块原料要长一些,小的原料可短一些,一般以一两个小时为好。
5.装入容器蒸制时,不能压得太紧、太厚。尽可能松一些,否则影响原料均匀受热,出现生熟不一的情况,或食用时口感较硬。宴席上的粉蒸菜强调美观,最好是在主料沾好米粉后,再一块一片地码入容器内蒸制。

 
经典菜例  
粉蒸萝卜丝
原料  萝卜丝250克,鸡蛋清1个。
调料  蒜泥5克,盐、香油各2克,鸡粉3克,芝麻盐25克,澄面250克。
制作  萝卜丝用清水浸泡30分钟,取出后用干净的毛巾吸干水分,加鸡蛋清搅拌均匀,然后先拌入少部分澄面抓匀,入蒸笼大火蒸5分钟,取出趁热第二次拌入剩余的澄面,再入蒸笼大火蒸5分钟,取出抖开,放入剩余的调料拌匀,装盘上桌。

 
附1 粉蒸技术答疑
Q 粉蒸的原理是什么?
A 粉蒸这是通过旺火足气和长时间的加热,使调料充分浸透原料并使原料软烂。通常的蒸法会使汤汁增多,原料鲜味趋薄,而拌入米粉一同蒸,米粉就吸收了大部分汤汁,弥补了这一缺点,使原料在软烂的同时,形成原料自身鲜味和调料滋味一体化的醇厚风味。所以,粉蒸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烹调技法。
Q 什么米适合做粉蒸?
A 米粉虽然是一种配料,却在菜肴的滋味上发挥了融合、互补、陪衬和突出主料本味的作用,但又宾不压主,主客分明,且融合无间,相得益彰。从这个意义上讲,粉蒸是一个主辅料完美结合的典型,特别是“米粉肉”最为典型。它色味俱佳,爽口不腻嘴。米粉菜的质量与米的品种有密切的关系。在众多米的品种中籼米最好用,它黏性适度,吸收性和膨胀性都较好。加工时须经过小火焙炒至色泽微黄、发出香味后有的加些花椒、八角等香料同炒,炒成五香米粉,再研成碎粒的粉状不能研成末状的细粉。用这种米粉与主料合蒸特别疏松适口。除籼米外,其他米都不合适。如果单用黏性大的糯米粉,菜肴黏稠软塌,口感像浆糊无法入口,但可以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籼米混合使用。如果用小米粉、玉米粉,则口感大为逊色;而淀粉、面粉更无法使用。

 
附2:豫鄂粉蒸六大不同
1.选料不同。豫式粉蒸菜只用来加工素料,常用的原料有萝卜丝、土豆丝、茼蒿、菠菜等,而鄂式粉蒸菜荤、素料均可应用。
2.用粉不同。豫式粉蒸菜选用的是澄面,而鄂式粉蒸菜选用的是大米粉。
3.工艺不同。豫式粉蒸菜制作复杂,一般需要趁热多次拌粉,而且每次拌粉后都需要抖散。而鄂式粉蒸菜只需要一次拌粉、一次蒸制。
4.成菜不同。豫式粉蒸技法主要用来制作热制冷吃的凉菜,而鄂式粉蒸菜则是热菜。
5.蒸制时间不同。比较而言,豫式粉蒸菜蒸制时间略短,所以原料依然保留自身的口感。以茼蒿为例,豫粉蒸只蒸5分钟,而鄂式要蒸足8分钟。
6.口感不同。比较而言,豫式粉蒸菜的质地比较软,但是很筋道。由于蒸制时间不同,所以鄂式粉蒸菜的口感更加软烂。豫式粉蒸均是冷菜,口感比较清爽,只有基本味,成菜香味比较淡,上菜后都要配合其他调味品调味,口味可以多变。而鄂式粉蒸由于制作时加入了熟猪油或麻油,所以口感较爽滑,香味也足,口味变化少,重点体现菜肴的原汁原味。

 
附3:豫粉蒸五诀窍
    与湖北厨师不同,河南常用“粉蒸”的方法制作凉菜。那么“粉蒸”冷菜又有哪些诀窍呢?
诀窍一:选用澄面。湖北厨师用大米磨粉制作粉蒸菜,大米的口感比较干,很多河南食客接受不了。改用生粉等淀粉,蒸后质地又太粘,所以我挑选了质地比较爽滑的澄面。
诀窍二:蒸两次,甚至三四次。制作豫式粉蒸菜一般要采用多次拌粉(根据原料的不同,拌粉2-3次)、多次蒸制的方法,这样原料挂粉均匀,成品才能更加晶莹光亮。如果是茼蒿、菠菜等水分多的原料,蒸一次就可以了,蒸的次数太多口感就软烂了。不过,在蒸制前,一定要加入少量色拉油调拌,然后拌粉,防止原料出水导致菜肴发粘。而像土豆丝、萝卜丝这种含水量少的原料,就可以蒸2-3次。
诀窍三:趁热拌粉。第一次蒸好后,一定要趁热再拌匀澄面,这样可以保证粉和原料更容易贴合。
诀窍四:拌粉前要抖散。除了趁热拌粉外,拌粉前一定要将原料抖散。因为第一次蒸制后,原料会粘在一起,抖散再拌粉可以保证原料粘粉均匀,而且不至于粘成一团。
诀窍五:旺火蒸。不论蒸多少次,每次蒸制时必须要采用旺火,如果是小火,蒸制过程中水汽太多,菜品发粘,口感不够清爽。

 
附4:鄂粉蒸四关键
关键一,选用早稻米。南方大米大多产两季,一般而言早稻米的粘性要略差于晚稻米。制作粉蒸菜一定要选粘性略差的早稻米,否则成菜口感太粘,而且容易粘成团。
关键二,米粉荤粗素细。大米磨粉后,用密漏筛几下,将粗米粉和细米粉分开。粗米粉用来制作荤料粉蒸菜或者需要长时间蒸制的素料,如南瓜、藕,而细米粉则用来制作素料粉蒸菜。
关键三,米粉提前泡水。很多小厨和外地厨师在制作粉蒸菜时,会出现粉蒸不透的现象,如何解决呢?提前泡水。一般,粗米粉要浸泡1个小时,过滤、吸水后即可使用。细米粉只需要浸泡10分钟。
关键四,二次淋猪油。原料拌粉后,一定要淋入熟猪油,蒸后的成品口感才能更爽滑。菜肴蒸完后,也要淋上烧热的熟猪油或者麻油,主要起到增加菜肴香味的作用。但是在制作粉蒸鱼类的菜肴时,需要浇咸鲜酸辣的卤汁。
 



东方美食《烹饪艺术家》《餐饮经理人》杂志,是厨师研发菜品的宝典、餐饮老板经理经营管理的高参。
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东方美食网VIP会员观看。
东方美食网VIP会员(2016年价格从1年298元调整至1年518元,欲购从速)
      1、第一时间阅读《烹饪艺术家》杂志电子版、《餐饮经理人》杂志电子版。
      2、视频旺菜库:流行菜、招牌菜、状元菜、私房菜、各派名菜3000余款。
      3、东方美食杂志经典内容(创刊以来百余期杂志,尽收囊中,一览无余!)
      4、酱汁、卤水配方400款,菌类菜品集锦41种。
订购电话:1381 088 2731       1891 156 1891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