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陈伟:味在肴之外

出生于名厨世家,从厨成了他不二的职业选择。
耳濡目染熏陶加上后天勤行学艺,终成名师,将官府菜一路传承至今。
从厨29年,收徒30人,坚持“好食材做好菜”原则,对饮食、菜品的开发与创新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就是陈伟。

五代名厨官府菜传人,中国烹饪大师,河南鲁班张餐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1.生于名厨世家 传承官府菜

学徒每天要杀鱼近1吨

作为他的第五代传人,陈伟踏入厨界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十五岁那年,爷爷陈景和见其聪明伶俐,悟性也高,便决定重点培养。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然而除却有陈景和、陈长安等大师“开小灶”这一项福利之外,陈伟与其他学徒并没有更多的不同,“刚开始也是从杀鱼、择菜练起。”
在厨界,负责宰鸡杀鱼的岗位叫水台,而陈伟刚做学徒时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当时陈伟工作的酒店主要承接宴席,可以同时容纳1200人就餐,“到了宴请的高峰期,我和另外两名同事每天从上午8点就开始杀鱼,一直得杀到下午5点,”吃饭对于这样忙碌的他来说,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陈伟粗略地估算过,三人每天大约要杀2吨鱼,“其中我的工作量都差不多一半了。”
出身于名厨师家,除了头顶上无限的光耀之外,陈伟也面临多方的压力。“如果自己不够优秀,给祖辈丢脸了怎么办?”年轻的陈伟并没有整日沉浸在这样的忧愁与苦闷当中,而是加倍地苦练功夫,钻研技术。
如今,他在河南餐饮界小有名气,而五代名厨的身份,更让他潜心守住厨界不曾离开半步。
出生名厨世家的陈伟,从厨顺理成章。


活跃在河南,乃至全国烹饪界的他,让业界知晓的身份是第五代名厨,擅长做官府菜。他的曾曾祖父陈永祥,是清末开封名厨“三祥”之一,曾为慈禧太后办过御膳。他的曾祖父陈振声是民国时期门活派名厨,祖父陈景和是一代豫菜宗师。

厚重的家学渊源,精深的烹饪造诣,高尚的厨德风范,使陈派名厨世家盛名远播,享誉百年。中学毕业后,祖父陈景和看他是个学厨的好苗子,决心培养他做接班人。1986年,15岁的陈伟开始随祖父在河南开封学习厨艺。在与祖父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陈伟把祖传名菜“套四宝”、“鲤鱼焙面”、“烧臆子”等绝活悉数掌握,烂熟于心。

 从吉林回到开封,他到开封宋都宾馆主厨,锋芒初露,期间参加各种厨界赛事,获奖无数。后来又主厨黄河迎宾馆、龙源大酒店和大河锦江饭店,对于厨艺早已功底深厚的陈伟来说,越发游刃有余。2009年,他还与朋友合伙开办郑州和会馆酒店,主营官府菜。2012年至今,陈伟出任河南鲁班张餐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潜心后厨和菜品开发的管理。

陈家官府菜,从第一代掌门陈永祥开始到第五代掌门人陈伟,已经历了逾百年的发展历史。名厨世家的生活氛围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回忆起小时候,陈伟说他跟着曾祖父陈振声生活,记得常有很多老头拄着拐杖上门,问燕窝怎么做,海参怎么发。耳濡目染下,彼时还不懂事的陈伟就知道,买一条鱼,饿养三天,草腥味就小。
“练平常不练非常,平常到家就是非常”,这是陈家官府菜的家训。陈伟学徒三年都不会炒菜,因为炒菜是厨房最后的环节,必须先把各个岗位全干一遍才能学习。练习杀鱼的时候,他一天能杀十几个小时,父辈告诉他只有把做菜的根基打牢固,才能练就精湛的厨艺。

2.用好食材做好菜

为五代名厨陈伟,如今不仅收徒30人,还出书立传,来传承陈家官府菜,让其开枝散叶,复兴豫菜、豫厨的地位。今年4月初,一场“中国烹饪大师陈伟收徒仪式暨新书《中和大味》首发式”在河南郑州举办。15人齐拜陈伟为师,现场还吸引了100多位来自省内的知名品牌餐饮企业代表以及多位文化艺术大师、国家级烹饪大师到场。

此前,已举办过一场15人收徒仪式的陈伟,还出版了《中国官府菜》、《新派热菜》、《创意菜肴和果雕》等关于豫菜的专业书籍专著。在烹饪界,厨师、烹饪大师傅们出书立传不稀罕,但能坚持持续推出新菜新作,不多见。

采访陈伟,会发现他出口成章的烹饪伦理,信手拈来的饮食文化典故,烂熟于胸的烹饪技法,让人切身感受到,事厨来不得半点虚假。陈家官府菜有一道名菜是“套四宝”,由陈永祥创制,陈伟无论在何时何地讲起“套四宝”,都滚瓜烂熟:“鸭里面套鸡,鸡里面套鸽子,鸽子里面还套了一只鹌鹑,鹌鹑的肚子里还有干贝、海参丁、火腿丁、冬菇丁、鱿鱼丁、大金钩、青豆、熟糯米等。最为奇妙的是,鸭、鸡、鸽、鹑‘四宝’完全没有一根骨头,上桌之后,菜品呈现出整鸭的形态,注水而滴水不漏。”

身为名厨,又是名师,无论为企业后厨选取食材,还是教导徒弟们,陈伟坚持一个原则:好食材做好菜。鲁班张餐饮旗下有婚宴酒店、极客烤鱼、玺园烩面、福捞小火锅几类餐饮业态。为选取好羊肉,身为这家餐饮企业技术总监的陈伟,每年都会亲自到内蒙古锡林格勒“蹲点”一个月,“8月底到9月中旬,是当地羔羊屠宰期,我们就是要去当地监工,定好了要哪一块肉,一次选购一年的羊肉用量。好厨师要有发现好食材的能力”。

此外,用天然的面粉做烩面,用珠海养殖地采购的石斑鱼、鲈鱼做鱼,从云南当地采购菌类,都是陈伟对后厨选材的管理要求。作为名厨,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李锦记的顾问,但在选取调味料上,陈伟坚决不偏袒:“从厨的人都知道李锦记擅长酱味料、蚝油,所以我们只用他们的酱味料、蚝油,其他的调味料我们会使用别的品牌。”
在继承了祖上的厨艺之余,陈伟对于现在饮食、菜品的开发与创新,有着他自己独到的理解。经过他的继承和发扬,陈家菜已是河南官府菜的代名词,它曾因慈禧太后的赞赏而名振中原,300道家传名菜,他让传统豫菜成为了餐饮界新的时尚。
陈伟本人,也终让五代名厨更名副其实。

关于陈家菜;

在河南烹饪界,陈家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典型的实力派。陈家“官府菜”的特点,是选材用料范围广泛,刀工精细考究,火功精妙独到,追求原汁原味。陈家“官府菜”,作为豫菜的老字号,历经一代代传人的发扬光大,推陈出新,既继承了烹饪文化的精髓,又加以改造,普及推广到餐饮市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已嬗变为豫菜享誉百年的著名品牌。
 “陈家菜”,由清末时长期在河南官府衙门事厨的陈永祥创始于开封,他因曾为途经河南的慈禧和光绪办过“御膳”而闻名遐迩。其子陈振声,建国前也主要在官宦门第主厨。第三代代表陈景和,多年在开封十乐芳、又一新、宋都宾馆主厨,是国家特级烹调师,曾当选为中国烹饪协会理事。陈家的第四代陈长安、第五代传人陈伟。

来源:食界 郑州新思维分子美食

欢迎餐厅老板、厨师、食客互动留言!!!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