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学的研究中,我发现农政与食政,是一个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由“农政”向“食政”转变,是21世纪人类食事行政的必由之路,人类发展到今天,农事、农业、农政已远远涵盖、替代不了食事、食业、食政,或者说,“农”只是“食”的一部分,“农政”只是“食政”的一部分。政制的设置需要与时俱进,我建议整合现有的相关机构,组建统一的国家食政机构,或曰“食业部”,或曰“食政部”,亦或“食业委员会”,亦或“食政委员会”。并提出“食政1323方案”,即一个核心、三个目标、两个统一、三个阶段。此方案已在《求是·内参》刊发。
一个核心:由“农政”向“食政”转变是改革的核心。农政是以食产为中心的,是建立在保障粮食数量供给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农政体系得到了加强,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人类社会近50年的快速发展,使农政体系难以满足社会实践的变化,且其不足越来越显现出来。食政,就是把食产、食用、食相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监管。由农政向食政转变,这应该是21世纪人类食事行政发展的大趋势,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更要把这个问题搞透搞好,抓住先机,力争走在世界前面。
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保障食物供给数量,也被称为“粮食安全”,解决的是“够吃”问题,也就是不依赖粮食进口也能“养活自己”;第二个目标是保证食物质量安全,也被称作“食品安全”,解决的是“放心吃”的问题;第三个目标是提高国民人均寿命。国民人均寿命提高,也被称为“养好自己”,解决的是“吃出健康”的问题。把“养活自己”和“养好自己”联系起来,是“食政”与“农政”的根本差异。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统管食产。把食源保护、食种植、食养殖、食捕获、食商业、食储运、食工业、餐饮业等统一管理起来,以打通食物生产环节的“肠梗阻”;第二阶段,纳入食用。把食生产和食利用统一起来管理,才能既管出粮食安全,又管出食品安全。从本质上看,“产”是为了“用”,我们不能舍本逐末,缘木求鱼;第三阶段,纳入食相。不论历史地看还是现实地看,我国的食相都有良莠之分,有精华与糟粕之别。浪费与猎奇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两大陋习,特别是食物的浪费是非常惊人的。
食事的政制选择,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种族兴衰、国家兴衰,没有健康,哪有小康。农政还是食政?需要以大思路、大决心、大格局,搞好顶层设计。
本文刊于《餐饮经理人》杂志(2016年3月)
欢迎餐饮老板、厨师、食客互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