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最新数据,2015年营收增速最快的业态,不是火锅,不是快餐,而是团餐!
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有不俗市场表现的团餐却不受大众投资者的青睐。即便在全民创业的时代,也鲜少听到谁创办了团餐企业。
可究竟为何,大众创业者宁愿在红海里杀红了眼,也不愿入这个前景光明的蓝海呢?
30%市场份额却仅20家门店入百强,成为真正的蓝海!
近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以下简称百强报告)备受业界关注。以25.8%的营收增速位居7大品类之首的团餐,是近年餐饮行业的一大亮点。
报告显示,2016年进入百强的团餐企业数量增至14家,营收比重和营收增速在7大品类中增幅最高。而在一个月前,中国烹饪协会还发布了《2015年团餐50强企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团餐报告)。
这份报告也显示:2015年团餐50强企业合计营业收入为322.753亿元,同比增长24.5%。且团餐业态已占到餐饮业30%的份额,行业利润保持在10%左右。
目前,团餐的发展越来越呈现集团化经营的趋势。
记者发现,在团餐50强企业中,30%的企业为多业态、跨区域的集团经营;12%的企业为省内跨区域多门店连锁经营;还有28%的企业为跨省多门店连锁经营。
据公布的2015年的团餐50强企业中,有半数企业年营业收入集中在1.6亿-3亿元区间,这不是百万级投资人单独“玩”得起的项目。
由此可见,多业态、跨区域、跨省多门店经营已是团餐发展的大趋势,且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
“对那些“小而美”的企业而言,团餐是一个较高的门槛。‘小而美’的企业是把自己的优势集中在一点上爆发,而团餐是要求多而全,这对后厨设备有着较高的成本要求。
财力不够、初创业等人仕,很难进入这一块,只有一些较大的餐饮集团才能专职做。”一位资深餐饮人对红餐网记者说。
社区食堂会是中小企业的投资方向吗?
随着经济的发展,团餐业已经开始转型面向大众市场,更多的团餐企业开始涉足社会化连锁餐饮。
在新兴互联网思维中,团餐的用餐场景已经不限于食堂、餐厅场景;而是开始利用互联网发展外卖供餐、大型活动供餐、企业、活动用餐、便利店、美食广场用餐以及外送快餐等多种呈现形式。
在邻国日本,日本的团餐企业早早把目光瞄准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市场,这给了我们不小的启示。
来源:红餐网
欢迎餐厅老板、 厨师、 食客互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