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许菊云:湘菜的一面旗帜

在湖南餐饮界,提到许菊云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见到许大师您马上会被他身上洋溢出的爽直豁达、亲切开朗的气质所感染,一点都不相信他是一位年逾花甲之人。

许大师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1964年,由于家境贫寒,年仅16岁便进入百年老店火宫殿酒家拜湘菜名厨毛寿松为师学习烹饪技艺,通过名师的指导,凭着他的勤奋好学和过硬的技艺,1988年,他在第二届全国烹饪大赛中,凭借“双味太极里脊”、“金鱼戏莲”、“柴把鳜鱼”、“鸡汁透味参鲍”四道菜一举夺得两金一银一铜四块奖牌。为湖南代表团夺得了第一块全国烹饪比赛金牌,从此,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现在,许大师是中国十佳烹饪大师、中国湘菜大师、世界烹饪比赛国际评委、全国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虽然现在是全国知名烹饪大师、劳模,各种荣誉集一身,但许大师始终谦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从业几十年,聆听过他的课和接受过他悉心指导的学生近万人,他的嫡系弟子也达260人之多,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有100多人已成为特级厨师,近60人还是烹饪技师,他们多为酒店、宾馆、饭店、餐馆中技术骨干。

他有机会外出观摩、考察和学习,总要带上一、二个心爱的徒弟随行,让他们开阔视野,徒弟们参加各类比赛,他都要在赛前组织紧张的“练兵”,手把手,一道菜一道菜地教,关键性的配料,加工和操作,他亲自动手示范毫不保留地讲授要领和技巧。1993年,他带领弟子参加第三届全国烹饪比赛,捧回了湖南有史以来第一块烹饪比赛团体金牌,1999年在他的带领下,弟子们又夺取了五枚个人金牌,并蝉联团体金牌。

2004年,他带领弟子参加第五届全国烹饪比赛取得了六金四银二铜的骄人成绩。在他的率领下弟子们频频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找回了自己的位置。

很多人曾问过许大师成功的秘决在哪里?许大师道:“厨德、厨艺、感情、心情是我的座右铭,这八个字影响我的一生,用这八个字严格要求自己,勉励同行和学生。高尚的厨德,精湛的厨艺,对企业充满感情,对工作拥有良好的心情。这是我从厨四十年的心得体会,也是我在烹饪事业上永远的追求”。

此外,在林海山珍,许菊云大师惜字如金地向我们道出他数十年来从事餐饮行业的六字真经:“本味”、“盐味”、“调味”。许大师说:“正宗湘菜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原料入味,刀工精妙,烹调讲究。”

  ●本味第一

  许大师说,品评一道菜式的好坏,首先在于品尝其本味,一般来说,如果一盘菜上桌,食客分不出这碟菜不知是猪肉、牛肉、鸡肉、羊肉,这味菜基本可判定失败。而作为掌勺的厨师来说,为保证本味的完好,首先在选料,料选得好,就是白菜,做起来也有味。

  ●盐味要入

  烹饪中最要讲求盐味,盐味要正,要入进去,这绝对需要功力,一道菜肴,偏淡或偏咸,连盐味也不正,厨艺能有多高,值得怀疑。

  ●调味第三

  辣,就分为微辣、猛辣、香辣等。当然,古人所谓的酸甜苦辣咸的五味,都属调味之列。

调料应该是在保持本味、重视盐味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调味。现在有些厨师基本功不扎实,对于原材料、烹饪技法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治肴之时,惟知将蚝油、生抽、老抽、味精、鸡精……不分青红皂白,一古脑倒入锅中,使本味被掩蔽,这只能使百菜只有一味——调料味。

对于调料味,最开始新鲜的调味让人新鲜,部分不懂美食的人满足于吃味精吃调料等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但人们即使吃调料,吃得久了,也终于会发现,仅靠调料的烹饪方式,既不健康,也显得肤浅。因此。美食动力,最终还在于对厨艺真正的把握和领悟。而掌勺者要成为一方掌门人,则还需要在厨政上、酒店的经营管理上努力。

来源:中国吃网 、中国烹饪协会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