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餐厅经理是产品经理吗?你懂的

“产品主义很简单,不就是做好饭吗?“产品主义就一招,就是让人砍砍砍,砍菜单,砍多牌,砍利润!”“产品主义”,不少人都有类似的解读。这有点像盲人摸象,出发点不同,思维框架不同,共鸣点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自2015年提出产品主义以来,关于它的争议也从没有断过。

产品主义的品牌观:“三角恋”

就像提到麦当劳会想到汉堡,提到星巴克会想到咖啡,所有伟大的餐饮品牌,都是以产品为入口,经过强大的体系化沟通和表达,让品牌和产品实现“逆等”。

就像去苹果直营店的感受,工作人员永远在讲产品,而不是主动给你端茶倒水,超越产品直接服务你的人。

因此,产品才是品牌的原点,品牌和顾客谈恋爱,一定是一场以产品为纽带的“三角恋”。

这也是餐饮的规律,吃什么是消费的开始,比如午餐时间,你首先会想吃包子,吃水饺,还是吃米饭?假如选吃包子,你会接着想,谁家包子好吃。

消费的路径就是品牌打造的路径,产品才是餐饮品牌的“1”,是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开始,装修、服务、体验等都是后面的“0”,没有产品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

产品主义的方法论:“找不同”

餐饮遍地都是“1”,为何做成品牌的凤毛麟角?

在运动服饰领域,一家叫安德玛(Under Armour)的年轻品牌,就在2014年超过了阿迪达斯,一跃成为全美第二大运动品牌,向体育用品大鳄耐克发起挑战。

而安德玛之前,阿迪达斯、锐步、匡威等重量级挑战者对耐克的霸主地位觊觎多年,使用高科技、雇佣体育明星、疯狂打广告等策略,都没能如愿。安德玛的成功秘诀就是“找不同”,耐克做的是大而全,安德玛则用10年打造一个单品爆款“吸汗T恤”,耐克倡导的品牌调性越来越温情、优雅,安德玛则回归竞技体育的狂野、残酷,形象片不请大牌明星,而以粗燥的地面、岩石,未知的森林做背景。

产品主义的突破点:“读心术”

海底捞的成功是体系化的成功,但它成名的爆点是“服务好”。

巴奴火锅的服务丝毫不弱,但它种在顾客心智中的爆点是“产品好”。

这是“产品主义”品牌实践论的要诀,“你以为你是谁”不重要,“顾客以为你是谁”才重要。

“真正的差异,并非现实中的差异,而是消费者心智中的差异。工商局给你注册不管用,消费者在心中给你注册才管用,全中国那么多包子,提到包子想到谁?如果你建立起来你就厉害了!”

而只有死磕自己,才能走向竞争的最高境界,让品牌登顶,成为人们心中某一类产品或服务的代名词。

“就像登山,有的人是半路上看见驴就去牵驴,看见鸡就去抓鸡,有的人是登到山顶再说,什么都不要乱我。登顶的价值在于整个山都是我的,而且山可以生长驴可以生长鸡,你能抓住一切俯视一切。如果为了牵一头驴抓一只鸡而没有登顶,你只是抓住了那一刻。”这也是做生意和做品牌的区别:赚钱未必能登顶,登顶未必不赚钱。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上,选择没有对错,但风景注定不同。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红餐网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