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庞煜:三尺灶台演绎精彩人生

他,与锅碗瓢盆为伴,精心烹制美味佳肴,在三尺灶台上演绎出精彩人生;他,被人们称为“晋菜第一勺”、“晋菜先锋”,让人们领略到真正的晋菜风采。他就是庞煜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晋菜研究工作室主任庞煜。
踏入餐饮潜心厨艺

庞煜出生于榆次区北田镇大伽南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9年,他进入部队,进入炊事班,从此与烹饪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练好刀功,庞煜成天刀不离手,直至练得十指发僵;为了练好翻炒功,庞煜天天翻弄装有砂子的炒锅,胳膊累得抬不起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终于练就了一手硬功夫,做出来的饭菜深得战友的喜爱。后来,庞煜虚心向李连生、闫秉秀等一代宗师学习,他一个菜一个菜地学,一种味一种味地品,逐渐熟练掌握了20余种烹调方法,能烹制上百款晋菜风味的菜肴。

凭着勤奋好学,凭着精湛的技艺,庞煜获得了无数鲜花和荣誉。1996年8月,庞煜在晋中地区首届烹饪技术比赛中,他的“金龙献瑞”、“丰收鱼翅”以优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技压群雄,一举夺得个人热菜金牌和团体金杯奖,他也获得了“榆次市特级劳动模范”“晋中烹饪技术能手”“晋中十大能工巧匠”称号。1998年11月,山西省第三届烹饪技术比赛拉开帷幕,庞煜参赛作品“龙颜娇美”、“粟花鱼翅”、“南海风光”成为了本次大赛最有创意、评价最高的菜品之一,获得了2金1银的好成绩,同时,他也被授予“山西省十佳烹调师”、“山西省十大能工巧匠”称号,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一等功。2000年5月,庞煜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称号。

同年荣获“中国烹饪名师”称号,并获得国家级评委、裁判员资格。2004年,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他“中华金厨奖”。200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国家餐饮业最高荣誉“中国烹饪大师金爵奖”。

奉献毕生演绎晋菜

在荣誉和鲜花面前,庞煜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激励自己向新的“高地”冲刺。他不断创新晋菜菜肴,挖掘晋商饮食文化,扛起了“振兴晋菜”的大旗。

庞煜将晋菜文化和晋商文化相融合,充分发挥山西面食的优势,“菜面结合、菜面一席,以菜带面,以面衬菜,精烹细调”,创新了“晋商养生宴”。另外,他充分利用山西本土特产、原材料,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全面推出了以山西风味小吃为主的“晋式宵夜”,以小盘精致、品种繁多、价廉味美、方便快捷的优势占领市场,受到了顾客的青睐。

2013年7月,庞煜创办晋菜研究工作室,继续潜心研究传统晋菜、晋面文化。通过反复演练、探索,让传统烹饪工艺在老一辈厨师经验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让简单的调味原料呈现了鲜美的味觉感受。像“笑口常开”、“孜然口蘑”、“浓汤豆腐方”、“滚石过油肉”、“酸菜红面蒸饺”等二十余款大众化菜肴,深受顾客的喜爱。其中,“笑口常开”还获得了2014年第七届全国烹饪大赛金牌奖。

庞煜说:“创新不守旧,传承不忘本,晋菜要发展,就要走创新路。”于是,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特色。出自他勺下的89道创新晋菜,无论是“沙棘素排”、“粟花鱼翅”,还是“红果大肠”“酱油醋扒白菜翅”,无不刀工精致,火侯绝妙,色、香、味、形、养、意、皿俱佳,令人食而不忘,回味无穷。

以德育人以艺传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庞煜认为,打造晋菜品牌、传承晋菜文化,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1992年以来,他长期担任省、市厨师培训班教师,他认真备课,倾心相教,先后为4000多名学生传经献艺,他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技艺、高尚的厨德,深得学生好评。20多年来,他收纳弟子60多名,他爱徒如子,手把手、传帮带,以厨德育人,以厨艺传人,将他们培养成材。其中,徒弟李利军、赵志文、杨建平、王世斌获得“中国烹饪大师”称号,李富平、李国芳、刘卫国等10名弟子获得“全国大赛金牌奖”,张贵明等25名弟子获国家级评委资格、中国名厨委委员资格,潘泽雄等18名弟子获“中华金厨奖”称号,并获国家高级技师资格。

另外,庞煜刻苦钻研烹饪理论,书写心得体会,让人们更好了解晋菜、传承晋菜,更好呈现晋菜的风味与特色,更好传承晋菜之魂。他撰写的专业论文曾在《中国烹饪》、《东方美食》、《烹调知识》等刊物上多次发表。他还积极与省烹饪协会合作,共同编著《山西面食丛书》、《酒店宴会热卖菜》丛书、《宴席头菜》丛书,均已出版发行。他撰写的《中国烹饪大师作品精粹》个人专辑已相继出版发行。

三尺灶台天地宽,平凡岗位展才艺。庞煜说:“烹饪艺术永无止境。我愿意投身晋菜的创新研究中,不断打造晋菜精品,更好传承晋菜之魂,用手中的小炒锅来演绎美丽人生。”

文章来源:晋中日报
扫码关注/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