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刘广伟:农民子弟支撑餐饮业

中华厨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堪称第一国粹,也是华夏文明对世界的突出贡献之一。许多餐饮人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许多人把中餐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许多人让饮食文化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人留下了丰富的饮食典籍。悉数当代厨艺名家,究其出身,几乎清一色都是农民的子弟。一代代事厨者师徒相承,口传心授,让烹饪技艺绵延不绝,让中华菜系不断丰富发展。最让我们感到骄傲的,是农民的子弟传承着厨艺文化,是农民的子弟让烹饪技艺薪火不绝。
在全国三百多万家餐厅里,活跃着八百多万厨师,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国宴大厅,还是小餐馆的厨房,掌大勺的90%是我们农民子弟。其中有的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烹调大师,有的已成为高薪白领,有的已成为烹饪艺术家,还有的已经当上了老板,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当人们探寻其发展历程时,他们都自豪地说,我来自农村,我是农民的子弟,是我们的农民子弟支撑着中国餐饮业的天空。
改革开放以来,餐饮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我国餐饮业连续1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5年餐饮业零售总额达到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年净增1336亿元,国内餐饮业零售总额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4.8个百分点。有专家预测,2006年全国餐饮零售总额将达1万亿。分析这一组数字,结论就非常清晰了,农民不仅辛勤耕耘土地,也把收获的粮食、蔬菜和畜产品亲手做成美味佳肴,送到人们的饭桌上。从社会角度来说,除了粮食的贡献,餐饮服务已成为农民的第二大贡献。餐饮业的发展渗透着广大农民子弟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八千亿的餐饮消费额,可以说是我们农民子弟一勺一勺颠出来的。我们农民子弟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能吃得苦中苦,耐他人难耐之劳。
他们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有足够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他们身处繁华都市,不忘爹娘嘱托,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不投机取巧,不哗众取宠,凭着高尚的厨德和高超的技艺,赢得了社会的尊重,闯出了一方事业的天空。

本文刊于《餐饮经理人》杂志(2006年5月)

欢迎餐饮老板、厨师、食客互动留言!!!


扫码关注/下载APP